高教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质量保障 >> 正文

高校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  

一、爱是上好一门课的基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对高等学校而言,一门好课需要一个学校、一个学科、一个专业数年甚至数十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长期积累与凝练、继承与发展,其关键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上好一门课则需要教师从入职到整个教师生涯在其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潜心钻研、积极探索、用心体会、长期积累和统筹兼顾,其关键是教师个体。如果说上好一门课这棵参天大树的土壤是学科和专业的话,教师个体就是这棵参天大树的种子,爱则是种子的基因。基因的好坏优劣取决于爱的三个方面:知晓爱什么,明晰为何要爱,践行好如何爱。


二、知晓爱什么和为何爱是上好一门课的基础和原动力

无论是对学校、学科还是对教师个体来说,上好一门课都是一项系统工程,知晓爱的对象、明晰为什么要爱是该系统工程的起点,也是其努力的方向。爱教师职业、爱学生、爱自己、爱课堂教学(四爱)既是上好一门课的基础,也是上好一门课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

1.爱教师职业

幸福的人生只有两类: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从事自己所爱的工作。只有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和愉悦的人,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显能和潜能发挥到极致。尽管条条道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但人的喜好、知识、能力优势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作为选择了教师职业的高校学人,作为园丁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职业,在当今也是受人羡慕的。高校教师职业值得学人追求和终生热爱。在2013年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职业排行中,教师职业排行前三位。

教师职业承担着为人类、国家、社会、行业和家庭的未来培养人才的崇高使命。教师在从教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和喜怒哀乐及其体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对学生——未来社会的栋梁产生直接和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高校教师更是如此。因此,对教师而言,立其身、践其言、正其行是教师爱教师职业和爱岗敬业的不二选择。

2.爱学生

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和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论从法律、道德层面还是从职业、工作层面来看,爱学生是学校和教师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

在法律层面,包括我国高校在内的世界高校都是收费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在这个意义上,学生是消费者,是学校和教师的衣食父母,是上帝。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优质服务,是学校和教师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

在职业和工作层面,学生是教师职业生涯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管大学和大学教师承载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多重任务,但教书育人始终是这些任务的核心和最终归属。同时,学生也是教师最佳互补合作伙伴,优秀大学生是大学和大学教师最有价值的资源。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戴自海认为:“如果从美国最好的大学和最好的国家实验室各挑选5名教授和研究员,看看谁的贡献大,谁的研究做得更好,答案应该是大学教授”。与教师相比,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敢闯、敢干、时间专一。斯坦福大学现任校长约翰·亨尼斯认为,大学最具创新活力的是大学生而不是教授。而与学生相比,教师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从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与教师的职业目标、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名师出高徒,高徒也出名师!

在道德层面,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幼稚、毛糙、易冲动、易犯错误、易走弯路是其固有特征,教师作为学长、师长和长者有责任示范、引导、指导、教导学生,宽容和纠正学生的瑕疵和过失。

师爱是教师爱学生的最佳途径。师爱,不同于父母和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也不同于虎爸狼妈型的“酷”爱,前者亚美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的是拘泥于现在,后者亚美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的是跻足于未来。师爱的本质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材施教、立足现在和着眼未来,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堵和奖惩。

3.爱自己

所谓爱自己就是作为高校教师的学人,要明晰自己在大学和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担当起大学和大学教育赋予大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假如有一根圆木,你坐在一端,霍普金斯坐在另一端,这就是大学”(美国哲学家詹姆斯)。这些至理名言都深刻地揭示了大学教师在大学和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对大学教师而言,自省、自重、自强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4.爱课堂教学

从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创立(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1097年)至今,课堂教学一直是大学教育的主要育人形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随着大学功能逐渐从一元(传播知识,19世纪初以前)→二元(传播知识+创造知识,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三元(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社会服务,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始)→四元(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社会服务+文化的交流与传承,21世纪初始至今)的转变,课堂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学生、教师、学校、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自主创新、构建和谐社会和素质教育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对大学生的成长而言,课堂教学如同一日三餐般的平凡和伟大;对大学和大学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而言,课堂教学的好坏不仅是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晴雨表,也深刻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热爱课堂教学是对大学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

课堂教学可区分为四种境界和四个层次。四种境界分别为:学生对课程甚至对教师产生逆反抵触情绪——教坏了/低境界(下);教师教了多少学生就学到了多少——教死了/低境界(上);教师教的少学生学的多——教活了/高境界(下);学生成了教师课程或职业的追随者——教化了/高境界(上)。四个层次为:念书-讲书-侃书-品书,这与在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英文表述大体相当,即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learn; enlighten me, I can do.其意思与“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源自《荀子•儒效篇》)相近。所谓上好一门课应该定位在高境界和侃书、品书层次。

三、三要素联动是上好一门课的根本保证

所谓“三要素联动”是指:思想上,重视课堂教学;战略上,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术上,用心的课前准备、丰富的课堂过程、及时的课后总结和反思。

1.思想上

思想上重视课堂教学是践行好课堂教学的根基,其具体体现是时间上保证课堂教学、行动上投入课堂教学。对时间上保证、行动上投入课堂教学的政策底线不同高校不尽相同、不同教师也不尽相同。不少高校的量化指标是(即使是以科研为主的专任教师),每年至少应有1/2的工作时间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和服务学生的,或每年至少应给本科生系统讲授一门不少于32课时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2.战略上

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大学教师和课堂教学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选择,也是高等教育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本质区别所在。对高校教师而言,没有高境界和高层次的科学研究难有高境界和高层次的课堂教学,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更是如此。

高层次科学研究以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和解决科学问题为目标,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对存在问题的宣战,在操作层面上主要受好奇心、灵感、直觉和国家目标、社会需求的驱使。然而,发现、发明、创造的取得,在时间、空间、过程、走势和结果方面均具有不确定性。只有经过反复科学研究磨炼、摔打的科研人员,才能真正体味学习和创造知识的细节和诀窍,才能真正诠释严谨、求实、坚韧等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的真正内涵,这些亲身经历和支付了“高昂学费”、刻骨铭心的体验以及因此而取得的发现、发明、创造甚至失败,是使课堂教学和育人丰富、深刻、具有个性特色的关键,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催化剂。高境界和高层次的课堂教学和育人既需要有形教学条件等硬件为基础,更需要教师所具有的上述“软件”的支撑,没有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很难想象有高境界、高层次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和育人。科研能使课堂教学更深刻和更富有个性,课堂教学能使科研更系统和更富有理性,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尽管教学与科研二者相关,但也存在根本的差别。科研搞好了教学自然会好,教学搞好了科研也不会差,这两种认识都是对科研与教学特质的误读、误解和误判。教学的本质是基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基础上的知识技能传授、智慧启迪和情操陶冶。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智慧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是在双方的交流沟通中潜移默化、耳闻目染地实现的。知识技能本身是船,施教者与被施教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是水,施教者要想把被施教者渡达期望的彼岸,只有船没有水是不可能实现的。科研做得好充其量只是造好了船,没有水是不可能将船送达期望彼岸的。因此,上好一门课的战略定位必须是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战术上

在战术上如何上好一门课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用心的课前准备、丰富的课堂过程、及时的课后总结和反思。

用心的课前准备。可概括为“四个一”,即:一辈子、一学期、一周和一小时备课四个阶段。

1)一辈子准备什么?学习、收集、查阅与课程相关的科学领域和学科的科技积累、历史和学科发展现状、问题和未来走势,构建与课程相关的素材库、案例库、文献库和图表库。这些是课程内容的土壤,只有土壤肥沃,课程的种子才能发芽生根、枝繁叶茂。显然,土壤的准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长期求索、终生积累。

2)一学期准备什么?构思本门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学时分配与总体安排;梳理、取舍、关联、排序、整合每一讲或每一章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与技能点、重点与难点、疑点与兴趣点;撰写和完成课程教案、制作和完成课程幻灯片和相关教具。无论是初次开课的青年教师,还是多次、长期重复上同一门课的中老年教师,这些准备工作都是必要和必需的。显然,初次开课的青年教师任务更重、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大;多次、长期重复上同一门课的中老年教师也非常有必要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充实、调整、优化、完善上述内容。

3)一周准备什么?准备每一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技术细节和实施方案。如:用什么教学方式(孔子型的课堂教学,训教型;苏格拉底型的课堂教学,思辨型;自主型的课堂教学)讲授和表达本讲的知识点与技能点、重点与难点、疑点与兴趣点?用什么样的教具、文字、图表、声音语言、肢体语言、设疑与幽默来承载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每一讲中的知识点与技能点、重点与难点、疑点与兴趣点和时间节点如何契合?苏格拉底型和自主型课堂教学的时间、速度、节奏、广度、深度如何掌控?画龙点睛、短小精悍的课堂插曲如何安排?可能的课堂意外如何把握等?

4)一小时准备什么?对本讲内容和安排的浏览、快放或默讲,准备好教具、衣着和一杯心仪的茶或咖啡。

何为用心?就是在课前准备过程中,特别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要心无旁骛、宁静而致远,尽情享受获取知识、积累知识、梳理-传承-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快乐。

丰富的课堂过程至少应包括七个方面,即: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抑扬顿挫的声音语言,声情并茂的肢体语言;交互式的设疑与幽默;烂熟于心的教授内容、多媒体与板书;随机应变的课堂范式;画龙点睛、短小精悍的课堂插曲;讲好绪论与结束语。静而不死、活而不乱的课堂一定是丰富多彩课堂过程的结果。下面仅就讲好绪论与结束语稍加展开。

绪论是一门课中最难讲的一堂课,也是学生听课率最高的课,必须下功夫讲好。乏味的绪论必然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信心,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埋下隐患。绪论课的难讲在于,教师必须站在领域与学科、理论与应用、历史-现实-未来的高度,高屋建瓴地统揽课程内容的全貌,点评课程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特色、矛盾与问题、功能与意义、现状与前景以及该课程与相关课程、学科的联系,让学生觉得学习该课程有趣、有谱、有用。

如果说讲好绪论是为了吸引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来听课、不缺课、不逃课的话,讲好结束语则是为了用一双无形的手抓住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仍能对课程不离不弃,甚至与课程或课程中某些内容终身为伴。讲绪论课中的瑕疵还有机会在后续课堂教学中纠正和弥补,讲结束语课中如果留有瑕疵就根本没有机会弥补。因此,讲好结束语课更难,追求的目标更高。好的结束语课应具备两方面的特色:以梳理课程内容(盘点珍珠)、提炼课程知识点(分类珍珠)、总结课程内容和知识点间的关联和特征(设计、造型、制作珍珠项链)为切入点,揭示课程内容、知识点、概念、方法上的完美之处和瑕疵所在,展望其进一步探索和发展的方向,使学生从直觉与理性的冲突中、回顾与展望的交互中产生顿悟、反思、质疑,从而使学生产生课已尽、学无止的强烈震撼。绪论课如同撒网,结束语课如同收网,撒网不易,收网更难。

及时的课后总结和反思。主要包括的方面有: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得当;教学内容的多少是否适宜;知识点与技能点、重点与难点、疑点与兴趣点的提炼、聚焦和剖析是否切题中肯;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运用是否得当;课堂插曲、课堂幽默的安排是否有喧宾夺主和哗众取宠之嫌;在课堂上,在哪几处内容节点和时间节点上引起过学生的共鸣、沉思、遐想和质疑,学生的这些反响是源于课程内容的促动,还是起因于得体的教具、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运用等。课后的总结和反思不仅仅是针对上课时教师与学生的行动与互动,更应该索源备课阶段的点点滴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课、一门课、一学期和一学年常态化的课后总结和反思一定能将爱岗敬业的教师带进高境界和高层次的课堂教学!


Copyrights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亚美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办公室 备案号申请中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